引子
曾国藩临终给兄弟孩子留下了四句话,书中原话说的是:
一曰慎独则心安。
二曰主敬则身强。
三曰求仁则人悦。
四曰习劳则神钦。
今天想借“主敬则身强”谈谈做事
书中对“主敬则身强”的具体解说是:
内而专静纯一,外而整齐严肃,敬之功夫也;
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,敬之气象也;
修己以安百姓,笃恭而天下平,敬之效验也。
聪明睿智,皆由此出。庄敬日强,安肆日偷。
若人无众寡,事无大小,一一恭敬,不敢懈慢,则身体之强健,又何疑乎?”
我对“主敬则身强”的理解是:
对人、对事至少要有敬畏之心,有了敬畏之心,身体和做事都会强壮。
对人要有敬畏之心
人生之初,会敬畏自己的父亲。
- 总觉得父亲是万能的,所以在做人、做事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模仿父亲的做法,这也就有了“虎父无犬子”的说法,为什么人们总在强调良好的家教对一个人的重要性。
开始求学生涯后,遇到做学问很深、自己又非常认同的老师。
- 如果对老师产生敬畏,则会产生极力的去学习、模仿老师的动力。大学之前的过程不多说了。进入大学后开始有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,也开始了解和观察学校内、行业内的大牛,并且对行业大牛产生敬佩、向往,而到了研究生阶段,如果能师从领域大牛,则往往能对导师产生敬畏之心,从而能够深入的了解导师的学术见解,并融入自己的科研,也往往能够做深研究,取得丰硕成果。
工作之后,能够对带自己的前辈、对领导产生敬畏之心的人。
- 往往能够快速适应工作,完成角色转变,也往往能把工作做好。
对事要有敬畏之心
比如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、领域要有敬畏之心。
- 一旦有了敬畏之心,便能够踏实、深入的去做事,也往往能够避免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,专注于做事本身,进而形成良好的成果。
敬畏到一定程度就是图腾
或者信仰
,比如共产主义信仰,老一辈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可以牺牲一切
。
那么如何做到“主敬”呢
我觉的可以从老子道家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找到一些答案。
《道德经》第八章中有一句人人皆知的经典:
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
说的是不为私欲私利去锋芒毕露的争,而是专注于去“利万物”,这样才是“道”。
历史唯物主义对价值的观点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,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。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
。
那么典型的做法就是:首先是摒除私利、私欲,尽可能少的去关注自己的所获和外界的评价,尽可能多的站在让所在集体或团体更优的立场。
各个层级的主敬出发点:
- 个人层面 个人最优,通过加强锻炼、坚持学习,不断提升,达到个人最优;
- 家庭层面 专注于树立家风,让家庭、家族最优;
- 团队层面 专注做事,出发点是让团队做事更高效、更有成效;
- 与合作伙伴 则专注于共赢;
- 再大一些,让人类社会更好。